狂吟八韻送英公暫歸故鄉遷殯二親
宋·宋白
十八般書四海傳,長安話別已多年。
今來帝裡重相見,轉覺師心更自然。
下筆入神皆得法,出言成句盡通玄。
花時乘興先行樂,月夜忘機靜坐禪。
到處僧俗爭識面,滿朝英俊贈佳篇。
長沙母葬彰純孝,八水人思有善緣。
衡嶽醉投秋雨寺,漢江吟渡夕陽舡。
前期指在春三月,迴首東風好著鞭。
宋·宋白
十八般書四海傳,長安話別已多年。
今來帝裡重相見,轉覺師心更自然。
下筆入神皆得法,出言成句盡通玄。
花時乘興先行樂,月夜忘機靜坐禪。
到處僧俗爭識面,滿朝英俊贈佳篇。
長沙母葬彰純孝,八水人思有善緣。
衡嶽醉投秋雨寺,漢江吟渡夕陽舡。
前期指在春三月,迴首東風好著鞭。
我的書法技藝傳遍四海,自從在長安告別已過去多年。
如今再次來到這繁華的都市相見,越發覺得老師的心境更加自然。
他下筆如有神助,每一筆都合乎法度,出口成章,句句都蘊含深意。
花開時節,我們乘著興致盡情歡樂,在月光下忘卻機心,靜靜地修煉禪定。
走到哪裡,僧侶和俗人都爭相與老師相識,滿朝的英才俊傑都紛紛贈予佳作。
老師在長沙安葬母親,彰顯了他的純孝之心,人們因他的善行而深深懷念。
在衡山,他醉後投宿秋雨中的寺廟,在漢江邊,他吟詠著詩句渡過夕陽下的船隻。
我們約定春天三月再相見,回首間,東風正好,正是鞭策自己前進的好時機。
如果發現錯誤,點擊“反饋”留言指正,我會儘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