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絕句
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簡稱七絕,屬於近體詩範疇。此體全詩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韻、粘對等方面有嚴格的格律要求。
统计
共收录了 1501 首诗,诗人 291 位。 其中,最多的诗人是 杨备,共有 114 首诗。
114
杨备
111
释智圆
106
宋白
88
寇准
83
魏野
杨备
劍池絕地應潮井太湖吳江明慶寺促粧鐘善泉池洞玄觀射雉場東磵齊雲觀層城觀靈和殿東冶亭白都山華山吳王井青溪姑烏衣巷藏冰井燕雀湖潛鶴鼓響屧廊晉陰山廟長洲·其一石闕新亭儀賢堂爲長溪令夢中作巖因崇報禪寺長洲·其二雙蓮堂洗馬池覆杯池崑丘越來溪生公講堂清暑殿金城柳吳大帝廟長橋二十四浮航真娘墓冥漠君墓題幽獨居烏鵲橋上元江令宅石頭城青溪雞鳴埭題延射亭烽火臺蠡口勞勞亭桂嶺銅螭署焚衣街三巖石夏駕湖九日臺試劍石觀風樓秦淮獨足臺濛汜池新宮題木蘭堂古南苑二獄山臺城蠶室披香殿楚靳尚廟同泰寺四航聽筝堂詠鍾山慧聚寺五馬渡直瀆桃葉渡題常熟縣北渠馳道佛窟寺朱明寺蔣帝廟採香徑龍興寺吳建初寺伍員廟汝南灣幕府山三斷石横塘白楊路錦署天闕山虎丘姑蘇臺白鷺洲石室大巖景陽井太初宮陸機宅半陽湖乘黄署栽松峴穹窿山天平山麾扇渡衛玠臺長命洲
释智圆
送僧之金陵招元羽律師貧居古鑑正月晦日作老將讀毛詩讀孫郃集陳宮謝僧惠蒲扇湖上望月二首·其二檻猿誡後學邊將二首·其二予近卜居孤山之下友人元敏以四絕見嘲遂依韻和酬·其四讀王通中說謝仁上人惠茶武康溪居即事寄寶印大師四首·其三戲題四絕句 鹿讓鶴嘲寫真織婦贈廣上人瑪瑙院居戲題三首·其三苔錢三首·其一寄題章安禪師塔夏日湖上寄太白長老讀秦始本紀西湖書事讀項羽傳二首·其一寄瑞應經疏及注陰符經與體元上人嚴光臺貪泉昭君辭湖西雜感詩·其一八戲題四絕句 雞怨言閑田讀羅隱詩集予近卜居孤山之下友人元敏以四絕見嘲遂依韻和酬·其三讀項羽傳二首·其二挽歌詞三首·其三書慈光塔自遣三首·其二將入石壁山作戲題夜合樹瑪瑙院居戲題三首·其二君不來寄天台能上人武康溪居即事寄寶印大師四首·其四將之霅溪寄別擇梧師湖上望月二首·其一湖西雜感詩·其一三草堂秋夜湖西雜感詩·其一七苔錢三首·其二予近卜居孤山之下友人元敏以四絕見嘲遂依韻和酬·其一庭竹落花湖西雜感詩·其七湖西雜感詩·其二○詩魔送僧歸姑蘇寄題終南道宣律師塔溪居即事寄梵天闍梨湖西雜感詩·其一一次韻酬梵天闍梨書荆溪禪師傳後二首·其一湖西雜感詩·其九送禪者戲題四絕句 鶴自矜武康溪居即事寄寶印大師四首·其二予近卜居孤山之下友人元敏以四絕見嘲遂依韻和酬·其二新栽竹讀禪月集雲湖西雜感詩·其一舟歸詠雁湖西雜感詩·其八湖西雜感詩·其一九自遣三首·其三湖西雜感詩·其一二放猿出道場山途中作讀元結文挽歌詞三首·其二湖西雜感詩·其三湖西雜感詩·其四瑪瑙院居戲題三首·其一邊將二首·其一湖西雜感詩·其五栽花湖西雜感詩·其二讀楊子法言冬日作湖西雜感詩·其一五湖西雜感詩·其一六湖西雜感詩·其一○酬簡上人見寄湖西雜感詩·其六湖西雜感詩·其一四挽歌詞三首·其一戲題四絕句 犬爭功古意庭鶴舟歸書荆溪禪師傳後二首·其二武康溪居即事寄寶印大師四首·其一詠亡有禪師山齋養獼猴夷齊廟病起自嘲病中感體元上人見訪
宋白 sòng bái
宫词 其九八宫词 其三二普贤寺宫词 其三三宫词 其一二宫词 其七五宫词 其二一宫词 其七三宫词 其四四宫词 其一八中秋感怀 其一宫词 其四七宫词 其三九宫词 其五一宫词 其七七宫词 其八七宫词 其八宫词 其七六宫词 其二八宫词 其一宫词 其五二宫词 其三○宫词 其五五宫词 其六七宫词 其六五宫词 其一六宫词 其四○宫词 其一四宫词 其八五宫词 其二九宫词 其三七宫词 其三四宫词 其六四宫词 其二六宫词 其七二宫词 其九一宫词 其二四宫词 其五宫词 其八三宫词 其七八宫词 其一五宫词 其一○宫词 其八一中秋感怀 其二九日 其三宫词 其二三宫词 其三宫词 其一○○宫词 其一九宫词 其九四宫词 其五七宫词 其六宫词 其六一宫词 其八九宫词 其三一宫词 其四宫词 其七四宫词 其六九宫词 其一三宫词 其六二宫词 其二宫词 其七九宫词 其二二宫词 其六三宫词 其五九宮詞·其九七宫词 其九三宫词 其二五宫词 其一一宫词 其二○宫词 其六六宫词 其七一宫词 其五四宫词 其九六宫词 其三六宫词 其四六宫词 其四五宫词 其八六宫词 其四一宫词 其四二宫词 其六八宫词 其五三宫词 其四九宫词 其七宫词 其五六宫词 其七○宫词 其九宫词 其五○宫词 其四三宫词 其五八宫词 其一七宫词 其九九宫词 其九○宫词 其九二宫词 其九五宫词 其八八宫词 其二七九日 其一九日 其二宫词 其六○宫词 其八○宫词 其八二宫词 其三八贈麻仲英宫词 其八四宫词 其三五
寇准 kòu zhǔn
和趙監丞春江送別九日不飲過襄州留題驛亭予頃從穰下移涖河陽洎出中書復領分陝惟茲二鎮俯接洛都皆山河襟带之地也每凭高極望思以詩句狀其物景久而方成四絕句書于河上亭壁·其三送李生二絕句·其二秋齋離京日作重到進公院海康西館有懷和蒨桃舂陵聞雁·其一左馮寺樓閑望憶洛陽新蟬南平驛悶書夏日春晝偶書感舊小韓店題花江上輦下春日江上送別成安秋望醉題聞杜宇題廬山太平興國宮秋初夏雨中九日羣公出遊郊外余方卧郡齋聽水因寄一絕呈諸官春恨夜望秋興憶樊川暇日·其二早秋二絕·其一送李生二絕句·其一追思柳惲汀洲之詠尚有遺妍因書一絕離京作廬山無題臨海驛夏日春日偶書憶岐下小池冬日北齋遊花巖寺歸州留別傅君南宮宿齋靜思陝城東閣竹秋日武關道中過新井慈光院留題海棠予頃從穰下移涖河陽洎出中書復領分陝惟茲二鎮俯接洛都皆山河襟带之地也每凭高極望思以詩句狀其物景久而方成四絕句書于河上亭壁·其二途次方城南陽春日秋日登後樓予頃從穰下移涖河陽洎出中書復領分陝惟茲二鎮俯接洛都皆山河襟带之地也每凭高極望思以詩句狀其物景久而方成四絕句書于河上亭壁·其四洛陽道中感懷送趙主簿之任惠安留題洛北羅漢閣和人春暮·其一巴東有感途次鄧州春晝蓮暇日·其一望都雨夜予頃從穰下移涖河陽洎出中書復領分陝惟茲二鎮俯接洛都皆山河襟带之地也每凭高極望思以詩句狀其物景久而方成四絕句書于河上亭壁·其一酒醒南陽帝上各賦玉蝴蝶花一絕青州西樓雨中閑望秋日晚晴池上作經郴州永興驛長安春日留題郡樓送溫尚書入洛江上聞鷓鴣微凉岐下秋書虛堂早春中書秋日有懷青社舊遊因書一首判都省感懷和向相公見寄柳漢上偶書春睡舂陵聞雁·其二夏日有懷
魏野 wèi yě
謝大著劉燁寄惠玉箋同閏師宿三門開化院二首·其一寄盩厔知縣解旦著作檉師告歸廬岳贈之筇杖書黄池谷王山長屋壁知府石太尉閑抱瑶琴榮臨圭竇燒筍供膳刻竹題名因成二絕紀而謝之·其二長安龍圖陳學士寵示重陽日翠微樓上見覽拙詩冬日述懷上知府大同王太尉六首·其五贈妓張八又次前韻兼乞鶴依韻和長安龍圖陳學士登熙熙臺之什二首·其二百舌鳥上知府大同王太尉六首·其三送劉法曹東歸薛田察院洎壽師同宿三門開化院送薛階迎覲察院贈王氏神童昆季贈潘閬清明日離藍田白鹿原寄王太博謝龍圖李待制見寄·其二書三門開化院琳師房送王國博赴江南提刑·其二謝孫舍人題名水亭因有紀贈寄龐房尋隠者不遇別雲臺觀同宿饒益寺與薛田聯句送唐肅察院赴東川提刑送諤師赴王寺丞召寫碑長安龍圖陳學士寵示重陽日翠微樓上見覽拙詩之作兼蒙寄翠微樓長樂亭二記各述一絕寄而謝之 翠微樓白鷳·其二上知府大同王太尉六首·其六同閏師宿三門開化院二首·其二白菊謝龍圖李待制見寄·其一白鷳·其三謝孫大諫惠茶留題滻川姚氏鳴琴泉白鷳·其四曉秋夜與陳孟話別送俞太中山人歸終南乞牋紙寄犀浦王專著作送宣筆與成都司理劉大著薛殿院將赴闕先歸絳臺迎覲上知府大同王太尉六首·其一送王國博赴江南提刑·其一題僧寺寄題洪州華林胡氏書齋送司馬池歸夏臺和薛田察院詠雪三首·其三太保瑯琊相公見惠酒因成二絕用爲紀謝·其二和薛田察院詠雪三首·其二獨酌吟寄陳越學士次韻和酬知開封縣錢易學士見寄三首·其三白鷳·其一送王國博赴江南提刑·其三送王希赴任衢州判官送王甲宰青石縣聞張師德狀元登第因以寄賀兼呈梁固狀元謝薛省判寄惠鶴長安龍圖陳學士寵示重陽日翠微樓上見覽拙詩之作兼蒙寄翠微樓長樂亭二記各述一絕寄而謝之薔薇送袁景宗之荆渚寧覲張生示予詠菊詩且古之作者遲晚之意頗同體狀之功未盡因書一絕以答之題閏師禪庭雙竹贈惠崇上人上知府大同王太尉六首·其二酬王太博見寄留題仙遊寺暮秋懷閏師和薛察院同龍門知縣劉大著洎數公禹廟留題用晦上人遊渼陂和薛田察院詠雪三首·其一雪竹太保瑯琊相公見惠酒因成二絕用爲紀謝·其一和江南提刑王國博見寄謝益州司理劉大著寄惠筇竹杖上知府大同王太尉六首·其四聞潘閬新授滁州散參因以寄賀送壽師新加命服後歸蜀知府石太尉閑抱瑶琴榮臨圭竇燒筍供膳刻竹題名因成二絕紀而謝之·其一
林逋 lín bū
送遵式師謁金陵王相國·其二復送慈公還虎丘山監郡吳殿丞惠以筆墨建茶各吟一絕謝之 墨寄上金陵馬右丞·其一送有交師輦下送人之蒼梧春日齋中送易從師還金華和酬周寺丞易從師山亭予頃得宛陵葛生所茹筆十餘筒其中復得精妙者二三焉每用之如麾百勝之師橫行於紙墨間所向無不如意惜其日久且弊作詩二篇以錄其功·其二清河茂才以良筆并詩爲惠次韻奉答寄題僧院庭竹寄聞義闍梨松徑風水洞送善中師歸四明寄蘭溪邑長史宮贊監郡吳殿丞惠以筆墨建茶各吟一絕謝之 筆閔上人以鷺鷥二軸為寄因成二韻送謝氏昆仲歸閩中菱塘和皓文二絕·其一李翰林寄松扇及詩乃答之鳴皋乘公橋作孤山雪中寫望寄呈景山仙尉又和病起竹林送僧遊天台孤山隠居書壁錢塘仙尉謝君詠物樓成寄題二韻送僧還東嘉和王給事同諸官留題山閣夏日寄黄大茂才送人遊金山山中寒食·其一和唐異見寄槐木紙椎寄上金陵馬右丞·其三池上作送遵式師謁金陵王相國·其一晚春寄示茂才馮彭年送大方師歸金陵寄上金陵馬右丞·其二貓兒即席送江夏茂才和皓文二絕·其二山中寒食·其二和安秀才次晉昌居士留題壁石蓮蕩和才上人春日見寄送遵式師謁金陵王相國·其三水軒寄梅室長水亭秋日偶書送丁秀才歸四明送陳日章秀才予頃得宛陵葛生所茹筆十餘筒其中復得精妙者二三焉每用之如麾百勝之師橫行於紙墨間所向無不如意惜其日久且弊作詩二篇以錄其功·其一監郡吳殿丞惠以筆墨建茶各吟一絕謝之 茶秋日含山道中迴寄歷陽希然山人自作壽堂因書一絕以誌之宿姑蘇凈惠大師院答謝尉得替答潘司理載答初夏僧有示西湖墨本者就孤山左側林蘿秘邃間狀出衡茅之所且題云林山人隠居謹書二韻以承之呦呦送慈師北遊葑田秋江寫望和謝秘校西湖馬上和蒙尉見寄送遂良師遊天台送然上人南還
宋太宗 sòng tài zōng
缘识 其一○○缘识 其六四缘识 其七一缘识 其八二缘识 其九九緣識·其三二缘识 其六八缘识 其八八緣識·其五三緣識·其五二缘识 其五八缘识 其六九缘识 其八○缘识 其五六缘识 其九二缘识 其六○緣識·其四二缘识 其七六緣識·其四九緣識·其二九缘识 其九三緣識·其四六緣識·其五六緣識·其三○缘识 其七五缘识 其六七缘识 其五三缘识 其七七缘识 其八一缘识 其八三賜陳摶·其三緣識·其三六緣識·其六三缘识 其九一缘识 其六二缘识 其六五缘识 其七四缘识 其七三缘识 其七二太平興國七年季冬大雪賜學士缘识 其七九缘识 其八六缘识 其九○緣識·其四五缘识 其五七缘识 其六六緣識·其三三缘识 其七○缘识 其一○一賜陳摶·其一緣識·其九七缘识 其九六缘识 其九五緣識·其五五缘识 其八九缘识 其五一缘识 其六一缘识 其九八緣識·其九四缘识 其八四緣識·其四三缘识 其五四緣識·其三九缘识 其五九送趙普緣識·其三五缘识 其八五缘识 其八七缘识 其七八
徐铉 xú xuàn
立秋後一日與朱舍人同直又三絕 其三柳枝词十首 其七又聽霓裳羽衣曲送陳君柳枝辞十二首 其一○奉和武功學士舍人紀贈文懿大師浄公·其五送表姪達師歸鄱陽寄舒州乐学士閣皁山經東都太子橋附書與鍾郎中因寄京妓越賓柳枝辭十二首 其六奉和武功學士舍人紀贈文懿大師浄公·其二奉和武功學士舍人紀贈文懿大師浄公 其七和賈員外戩見贈玉蕊花栽送客至城西望圖山因寄浙西府中和陳表用員外求酒柳枝辭十二首 其一柳枝詞·其八柳枝辭十二首 其二柳枝词十首 其九奉和武功學士舍人紀贈文懿大師浄公·其八柳枝辭·其一一柳枝辞十二首 其三柳枝辞十二首 其四和司門郎中陳彥柳枝词十首 其三柳枝詞十首·其四走筆送義興令趙宣輔柳枝词十首 其六柳枝辭十二首 其五柳枝辞十二首 其九柳枝辞十二首 其一二送汪處士還黟歙春夜月游方山宿李道士房奉和武功學士舍人紀贈文懿大師浄公·其三送吳支使之長安又绝句寄题毗陵驿又三絕 其一观灯玉台体十首 其五柳枝詞十首·其一○柳枝辭十二首 其八春盡日遊後湖贈劉起居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浄公 其一送寫真成處士入京觀燈玉臺體十首 其三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浄公 其六奉和武功學士舍人紀贈文懿大師浄公 其九柳枝詞十首 其五觀燈玉臺體十首 其二奉命南使经彭泽柳枝辞十二首 其七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浄公 其四觀燈玉臺體十首 其四九月十一日寄陳郎中送察院李侍御使廬陵因寄孟員外觀燈玉臺體十首 其一又三絕 其二留題柳枝词十首 其二柳枝詞十首·其一